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举办

日期:2023-11-24 08:37:45   来源:    点击:
 

 中国教育报客户端讯(记者 韩晓萌)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宝贵经验,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高质量发展,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线上举行。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表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的基础和支撑。中国农业大学作为中国农业高等院校的排头兵,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推动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贡献力量,既是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也是无比光荣的使命担当。希望与会专家围绕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深入交流研讨,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理论智慧和智力支持。

  主旨报告环节,与会学者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从不同角度作了主题发言。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韩庆祥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逻辑为题,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逻辑、现实逻辑、哲学逻辑、理论逻辑及时代逻辑。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研究院党委书记辛向阳教授作了题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两个重要作用的主旨报告,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武汉大学原党委副书记骆郁廷教授从历史的角度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和实践过程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韩喜平教授从历史、理论、现实、世界四个维度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历程发展、内涵、意义等作了解析。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凤城教授从对于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区别的思考谈起,在大历史观的纵向分析与世界现代化发展的横向对比中,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与中国特色。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同舫教授以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共同富裕为题,阐明共同富裕的“社会性”即“社会富裕”,并立足“社会共同富裕”从新发展阶段如何完善政策体系提出了理论层面的思考和实践层面的具体举措。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金龙教授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建构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框架,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入系统地分析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为什么要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如何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以及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特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祝黄河教授梳理和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内在特色与现实意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院长王树荫教授围绕从哪来、是什么、怎么样三个核心问题,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实现路径作了阐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士海教授作了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主题报告,揭示了进行伟大自我革命和伟大社会革命的原因,阐述了伟大自我革命与伟大社会革命之间的内在关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秘书长、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艾四林教授从共性与个性、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维度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性质、本质特征和中国特色进行了深入阐释。

  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晖在总结发言中提出,专家的主旨报告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学理阐释,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这一课题,进一步研究阐释和宣传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我们要继续深化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术化研究、学理化阐释,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质量发展,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作出更多贡献。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共计4000余人观看直播。

 

 中国教育报客户端讯(记者 韩晓萌)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宝贵经验,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高质量发展,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线上举行。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表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的基础和支撑。中国农业大学作为中国农业高等院校的排头兵,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推动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贡献力量,既是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也是无比光荣的使命担当。希望与会专家围绕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深入交流研讨,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理论智慧和智力支持。

  主旨报告环节,与会学者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从不同角度作了主题发言。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韩庆祥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逻辑为题,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逻辑、现实逻辑、哲学逻辑、理论逻辑及时代逻辑。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研究院党委书记辛向阳教授作了题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两个重要作用的主旨报告,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武汉大学原党委副书记骆郁廷教授从历史的角度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和实践过程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韩喜平教授从历史、理论、现实、世界四个维度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历程发展、内涵、意义等作了解析。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凤城教授从对于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区别的思考谈起,在大历史观的纵向分析与世界现代化发展的横向对比中,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与中国特色。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同舫教授以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共同富裕为题,阐明共同富裕的“社会性”即“社会富裕”,并立足“社会共同富裕”从新发展阶段如何完善政策体系提出了理论层面的思考和实践层面的具体举措。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金龙教授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建构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框架,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入系统地分析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为什么要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如何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以及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特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祝黄河教授梳理和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内在特色与现实意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院长王树荫教授围绕从哪来、是什么、怎么样三个核心问题,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实现路径作了阐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士海教授作了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主题报告,揭示了进行伟大自我革命和伟大社会革命的原因,阐述了伟大自我革命与伟大社会革命之间的内在关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秘书长、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艾四林教授从共性与个性、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维度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性质、本质特征和中国特色进行了深入阐释。

  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晖在总结发言中提出,专家的主旨报告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学理阐释,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这一课题,进一步研究阐释和宣传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我们要继续深化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术化研究、学理化阐释,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质量发展,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作出更多贡献。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共计4000余人观看直播。

 

相关文章推荐
备案信息:京ICP备2021029179号-1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的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Copyright 2018 www.cetaa.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xml
   

服务热线

   

扫描微信二维码,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