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漫漫历史长河,积淀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激荡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将推动中华民族更加坚定地走自己的路,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为民族发展壮大提供滋养
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考古实证,中国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广袤土地上、城市文脉中、历史典籍里,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文化的源流流淌至今。作为世界上唯一从未中断的文明,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家园。
北京中国考古博物馆内,新石器时代“7000岁”的陶人面像、朱书文字陶扁壶、彩绘龙纹陶盘,夏代二里头遗址绿松石龙形器,商代象牙杯,周代铜牺尊……一件件出土文物以时间轴形式生动展现了中华文明绵延传承、不断演进。
浙江余杭良渚古城遗址,考古人员正在对周边平原区域进行万年以来古环境的精准复原。这一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让世界“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认识提前1000多年”。
河南安阳西北郊洹河南北两岸,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保存了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当代汉字与甲骨文“日”“月”“人”端然象形,一脉相承,成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
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理解了中华文明,才能读懂中国。巴勒斯坦前外交部长亚洲事务助理马赞·沙米耶感叹:“要了解当代中国,就必须了解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这是中国屹立于世界的重要根基。”
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呢?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2000多年前诸子百家提出的思想理念,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它们既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又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曾翻译《论语》《孙子兵法》等古籍的美籍汉学家安乐哲表示,古代中国和当代中国是有连续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在现代中国仍然充满活力,正是这一点促使他孜孜不倦翻译中国典籍,将更多中国文化介绍给西方读者。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这些古老的智慧历久弥新,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深厚支撑。
“中华文明是一条连续不断的链条,古代智慧总能反映在当代政策上,中国当代治理也从中华文明光辉遗产中受益。”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共产党总书记卡瓦·马哈茂德说。
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武夷山深处朱熹园,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发人深省。
近代以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救亡图存之际,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强大生命力。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境界,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筑牢了中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英国著名学者马丁·雅克感叹,中国拥有一个鲜明的特质,就是历史延续性。中华民族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找到了自己的道路。埃及《今日消息报》资深记者巴达维表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体现了中国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
坚持走自己的路,中国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从“天地之大,黎元为先”“民为贵”中汲取文化启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体现“治国之道,富民为始”“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政治理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对应“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精神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蕴含“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与“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天下观一脉相承。
“一个文明到底以谁为本位,深刻反映了这个文明的本质和未来。”埃及著名汉学家、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埃方院长哈桑·拉杰卜说,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强调以人为本,这种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体现为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引下,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成为现实。
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马丁·阿尔布劳表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植根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和历史。“中国对这一点的重视意味着,现代化并不是摒弃过去,而是在继承中发展。中国向世界展示了如何推动以自身文化为主导的现代化进程。”
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是源自历史的深刻洞察,也是昭示未来的卓识远见。
哈萨克斯坦著名汉学家克拉拉·哈菲佐娃表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体现出中国对古老中华文明的尊重以及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马丁·雅克说,中国的发展腾飞并非偶然,与文化自信息息相关。即便遭遇百年屈辱,中国人民仍然坚信中国可以也应当奋起直追、力争上游。今天的中国,人们的内心充满自信,始终坚信中华民族必将实现伟大复兴。
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以二十四节气、黄河之水、中国结、迎客松、折柳寄情等意象寄托情意,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闭幕式成为展现文化自信的闪耀舞台;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唐宫夜宴》在海内外热播,中华文化的气度神韵深入人心;中医药已传播到196个国家和地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增进了人类健康福祉。
成功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积极参与国际考古交流合作、致力于把“一带一路”建设成文明之路、提出并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秉持开放包容,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夏文化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统筹推进,运用数字技术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培育线上演播、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新模式……坚持守正创新,中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埃及希克迈特文化集团总经理艾哈迈德·赛义德表示,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不仅代表过去,也指向未来。中国人民将在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基础上,继续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以及中国的发展。
展望未来,中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为世界文明朝着平衡、积极、向善的方向发展提供助力。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17日 03 版)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漫漫历史长河,积淀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激荡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将推动中华民族更加坚定地走自己的路,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为民族发展壮大提供滋养
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考古实证,中国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广袤土地上、城市文脉中、历史典籍里,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文化的源流流淌至今。作为世界上唯一从未中断的文明,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家园。
北京中国考古博物馆内,新石器时代“7000岁”的陶人面像、朱书文字陶扁壶、彩绘龙纹陶盘,夏代二里头遗址绿松石龙形器,商代象牙杯,周代铜牺尊……一件件出土文物以时间轴形式生动展现了中华文明绵延传承、不断演进。
浙江余杭良渚古城遗址,考古人员正在对周边平原区域进行万年以来古环境的精准复原。这一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让世界“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认识提前1000多年”。
河南安阳西北郊洹河南北两岸,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保存了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当代汉字与甲骨文“日”“月”“人”端然象形,一脉相承,成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
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理解了中华文明,才能读懂中国。巴勒斯坦前外交部长亚洲事务助理马赞·沙米耶感叹:“要了解当代中国,就必须了解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这是中国屹立于世界的重要根基。”
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呢?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2000多年前诸子百家提出的思想理念,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它们既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又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曾翻译《论语》《孙子兵法》等古籍的美籍汉学家安乐哲表示,古代中国和当代中国是有连续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在现代中国仍然充满活力,正是这一点促使他孜孜不倦翻译中国典籍,将更多中国文化介绍给西方读者。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这些古老的智慧历久弥新,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深厚支撑。
“中华文明是一条连续不断的链条,古代智慧总能反映在当代政策上,中国当代治理也从中华文明光辉遗产中受益。”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共产党总书记卡瓦·马哈茂德说。
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武夷山深处朱熹园,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发人深省。
近代以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救亡图存之际,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强大生命力。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境界,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筑牢了中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英国著名学者马丁·雅克感叹,中国拥有一个鲜明的特质,就是历史延续性。中华民族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找到了自己的道路。埃及《今日消息报》资深记者巴达维表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体现了中国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
坚持走自己的路,中国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从“天地之大,黎元为先”“民为贵”中汲取文化启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体现“治国之道,富民为始”“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政治理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对应“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精神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蕴含“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与“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天下观一脉相承。
“一个文明到底以谁为本位,深刻反映了这个文明的本质和未来。”埃及著名汉学家、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埃方院长哈桑·拉杰卜说,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强调以人为本,这种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体现为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引下,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成为现实。
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马丁·阿尔布劳表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植根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和历史。“中国对这一点的重视意味着,现代化并不是摒弃过去,而是在继承中发展。中国向世界展示了如何推动以自身文化为主导的现代化进程。”
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是源自历史的深刻洞察,也是昭示未来的卓识远见。
哈萨克斯坦著名汉学家克拉拉·哈菲佐娃表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体现出中国对古老中华文明的尊重以及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马丁·雅克说,中国的发展腾飞并非偶然,与文化自信息息相关。即便遭遇百年屈辱,中国人民仍然坚信中国可以也应当奋起直追、力争上游。今天的中国,人们的内心充满自信,始终坚信中华民族必将实现伟大复兴。
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以二十四节气、黄河之水、中国结、迎客松、折柳寄情等意象寄托情意,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闭幕式成为展现文化自信的闪耀舞台;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唐宫夜宴》在海内外热播,中华文化的气度神韵深入人心;中医药已传播到196个国家和地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增进了人类健康福祉。
成功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积极参与国际考古交流合作、致力于把“一带一路”建设成文明之路、提出并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秉持开放包容,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夏文化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统筹推进,运用数字技术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培育线上演播、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新模式……坚持守正创新,中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埃及希克迈特文化集团总经理艾哈迈德·赛义德表示,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不仅代表过去,也指向未来。中国人民将在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基础上,继续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以及中国的发展。
展望未来,中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为世界文明朝着平衡、积极、向善的方向发展提供助力。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17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