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 > 时政要闻 >

守正创新,更好激扬新时代主流价值 ——2023党报评论融合发展论坛综述

日期:2023-10-05 09:09:05   来源:    点击:
 

       这是党报评论的使命所在,这是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

  舆论纷繁复杂,如何提升观点穿透力,更好发挥党报评论“定盘星”作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如何激扬党报评论新优势,为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重要指示10周年。这些年来,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大潮中,党报评论立足全局、引领导向,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是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9月25日,由人民日报社召集、人民日报社评论部指导,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2023党报评论融合发展论坛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来自中央单位、中央媒体、30余家省级党报和学界、新媒体平台的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贡献评论力量”的主题激荡思维、深入交流,共商党报评论融合发展之计。

  “面对舆论生态的变化,办好党报评论是一个切实而紧迫的现实课题,更加需要有思想的观点,需要重新构建评论生产方式。”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舜在致辞中作出这样的判断。“在舆论场上,人们渴望有力度、有深度、有温度的评论作品。身处纷繁复杂的‘舆论广场’,必须打造引领导向的‘舆论主场’。”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王一彪作出这样的思考。

  旗帜鲜明,展现思想引领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宣传思想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重要理论总结。

  新时代,党报评论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近年来,人民日报巩固“任仲平”等政论优势,创新打造“任平”“仲音”等品牌,解放军报推出“解辛平”,光明日报推出“关铭闻”,内蒙古日报推出“塞北屏”……各级各类党报重视发挥评论作用,在重大主题报道中持续放大主流声音。

  “评论作为党报的旗帜,是体现党报高度和品位的思想产品。”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范荣晖表示,媒体融合发展向纵深推进,党报评论的任务更加艰巨。

  “在全媒体舆论场中构筑主流叙述,为社会标注价值坐标,让党的声音成为时代最强音,是党报评论的重要使命。”人民日报社评论部主任陈家兴认为,面对深刻复杂变化的舆论环境,党报评论的分量更重了,党报评论事业的发展道路更宽了,党报评论工作者的责任更大了。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应当成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内蒙古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吉莉感言,评论作为党报的重器,责任重大。

  思想灯塔领航向,旗帜鲜明讲政治,在党心民意的共鸣中展现思想引领力,这样的观点,是与会嘉宾的共识。

  凝聚共识,画出最大同心圆

  近年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媒体融合深入推进,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对做好党报评论工作、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如何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好,把社会发展进步的主流展示好,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好,画出最大同心圆?怎样创新评论生产传播机制,更好赢得读者、激发共鸣?

  陕西日报社副总编辑贾玉峰认为,要不断拓展渠道、拓宽平台、创新形式,精准把脉全媒体时代的用户需求、受众心理等特征,以更丰富的表达、更鲜活的语言吸引受众,让主旋律、正能量始终占据主流。

  直面问题、回应关切,观点有质量,才能凝聚共识。好观点来自哪里?辽宁日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田学礼表示,“要坚持守正创新,立高标准、下大力气、用实功夫,努力提升评论水平”。

  判断新闻评论作品是否有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能否引发受众共情、强化受众认知是一个重要方面。解放军报社评论部副主任桑林峰认为,“不管时代如何变幻,技术如何发展,都离不开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观点产品”。

  全媒体时代,越是众声喧哗,主流媒体越要坚守“内容为王”,凭借优秀作品引领价值、影响人心,越要注重把握社会舆论关注焦点、现实利益诉求痛点,因势利导、凝聚共识。

  全面融合,提升评论传播力

  “主力军挺进主战场”,人在哪里,评论文章就应传播到哪里。主流媒体要顺应融合大势、加快创新步伐。

  向创新要增量,推进评论融合发展。人民日报评论开通微信公众号、微博号、头条号,进驻抖音、快手短视频平台,账号群粉丝总量已突破2250万。北京日报“新闻我来说”评论短视频栏目上线3年多来已累计推出1600余期,全网总阅读量近16亿。增强“全创新”意识,提升“全链条”质量,有助于党报评论“延链”“破壁”“出圈”。

  好的观点、好的内容,如果缺乏好的形式和载体,传播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吉林日报社副社长李振军认为,“党报评论拥抱新媒体是篇大文章,必须转换思维、强调创新、强强联合,努力做精内容、做宽渠道、做强平台,既打好攻坚战,也打好持久战”。

  江西日报社副总编辑朱彦表示,“面对传播载体的更迭和受众阅读视听习惯的改变,党报评论必须快速整合各项资源,从平面媒体的单向输出转向融媒体的多向输出,生产符合受众需求的产品”。

  如何建强评论队伍、激发新闻生产力,也是论坛热议的话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周勇表示:“全媒体时代,评论的形态日益融合创新,需要加强面向互联网舆论场域的技能训练,创新话语,使德性、智识层面的积淀最终表现为传播效果。”

  一场主论坛、两场分论坛,会上热烈讨论、会下延伸交流,与会嘉宾纷纷表示,纵深推进党报评论融合发展,有助于让党报评论声音更响亮,更好传播主流价值。

  “与其说全媒体时代带来的是挑战,不如说是一种赋能,赋予了我们用创新形式传播价值理念、彰显风格特色的机会,赋予了我们驰马试剑的新场景、新空间”。光明日报社评论部主任蔡闯道出了与会嘉宾的共识:既“守正”,坚持正确方向、把握历史大势、立足精准定位,又“创新”,探索多样化传播、体现差异性优势,我们一定能创造新时代党报评论的新光荣。

 

  《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27日 11 版)

 

 

       这是党报评论的使命所在,这是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

  舆论纷繁复杂,如何提升观点穿透力,更好发挥党报评论“定盘星”作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如何激扬党报评论新优势,为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重要指示10周年。这些年来,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大潮中,党报评论立足全局、引领导向,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是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9月25日,由人民日报社召集、人民日报社评论部指导,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2023党报评论融合发展论坛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来自中央单位、中央媒体、30余家省级党报和学界、新媒体平台的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贡献评论力量”的主题激荡思维、深入交流,共商党报评论融合发展之计。

  “面对舆论生态的变化,办好党报评论是一个切实而紧迫的现实课题,更加需要有思想的观点,需要重新构建评论生产方式。”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舜在致辞中作出这样的判断。“在舆论场上,人们渴望有力度、有深度、有温度的评论作品。身处纷繁复杂的‘舆论广场’,必须打造引领导向的‘舆论主场’。”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王一彪作出这样的思考。

  旗帜鲜明,展现思想引领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宣传思想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重要理论总结。

  新时代,党报评论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近年来,人民日报巩固“任仲平”等政论优势,创新打造“任平”“仲音”等品牌,解放军报推出“解辛平”,光明日报推出“关铭闻”,内蒙古日报推出“塞北屏”……各级各类党报重视发挥评论作用,在重大主题报道中持续放大主流声音。

  “评论作为党报的旗帜,是体现党报高度和品位的思想产品。”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范荣晖表示,媒体融合发展向纵深推进,党报评论的任务更加艰巨。

  “在全媒体舆论场中构筑主流叙述,为社会标注价值坐标,让党的声音成为时代最强音,是党报评论的重要使命。”人民日报社评论部主任陈家兴认为,面对深刻复杂变化的舆论环境,党报评论的分量更重了,党报评论事业的发展道路更宽了,党报评论工作者的责任更大了。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应当成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内蒙古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吉莉感言,评论作为党报的重器,责任重大。

  思想灯塔领航向,旗帜鲜明讲政治,在党心民意的共鸣中展现思想引领力,这样的观点,是与会嘉宾的共识。

  凝聚共识,画出最大同心圆

  近年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媒体融合深入推进,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对做好党报评论工作、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如何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好,把社会发展进步的主流展示好,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好,画出最大同心圆?怎样创新评论生产传播机制,更好赢得读者、激发共鸣?

  陕西日报社副总编辑贾玉峰认为,要不断拓展渠道、拓宽平台、创新形式,精准把脉全媒体时代的用户需求、受众心理等特征,以更丰富的表达、更鲜活的语言吸引受众,让主旋律、正能量始终占据主流。

  直面问题、回应关切,观点有质量,才能凝聚共识。好观点来自哪里?辽宁日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田学礼表示,“要坚持守正创新,立高标准、下大力气、用实功夫,努力提升评论水平”。

  判断新闻评论作品是否有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能否引发受众共情、强化受众认知是一个重要方面。解放军报社评论部副主任桑林峰认为,“不管时代如何变幻,技术如何发展,都离不开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观点产品”。

  全媒体时代,越是众声喧哗,主流媒体越要坚守“内容为王”,凭借优秀作品引领价值、影响人心,越要注重把握社会舆论关注焦点、现实利益诉求痛点,因势利导、凝聚共识。

  全面融合,提升评论传播力

  “主力军挺进主战场”,人在哪里,评论文章就应传播到哪里。主流媒体要顺应融合大势、加快创新步伐。

  向创新要增量,推进评论融合发展。人民日报评论开通微信公众号、微博号、头条号,进驻抖音、快手短视频平台,账号群粉丝总量已突破2250万。北京日报“新闻我来说”评论短视频栏目上线3年多来已累计推出1600余期,全网总阅读量近16亿。增强“全创新”意识,提升“全链条”质量,有助于党报评论“延链”“破壁”“出圈”。

  好的观点、好的内容,如果缺乏好的形式和载体,传播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吉林日报社副社长李振军认为,“党报评论拥抱新媒体是篇大文章,必须转换思维、强调创新、强强联合,努力做精内容、做宽渠道、做强平台,既打好攻坚战,也打好持久战”。

  江西日报社副总编辑朱彦表示,“面对传播载体的更迭和受众阅读视听习惯的改变,党报评论必须快速整合各项资源,从平面媒体的单向输出转向融媒体的多向输出,生产符合受众需求的产品”。

  如何建强评论队伍、激发新闻生产力,也是论坛热议的话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周勇表示:“全媒体时代,评论的形态日益融合创新,需要加强面向互联网舆论场域的技能训练,创新话语,使德性、智识层面的积淀最终表现为传播效果。”

  一场主论坛、两场分论坛,会上热烈讨论、会下延伸交流,与会嘉宾纷纷表示,纵深推进党报评论融合发展,有助于让党报评论声音更响亮,更好传播主流价值。

  “与其说全媒体时代带来的是挑战,不如说是一种赋能,赋予了我们用创新形式传播价值理念、彰显风格特色的机会,赋予了我们驰马试剑的新场景、新空间”。光明日报社评论部主任蔡闯道出了与会嘉宾的共识:既“守正”,坚持正确方向、把握历史大势、立足精准定位,又“创新”,探索多样化传播、体现差异性优势,我们一定能创造新时代党报评论的新光荣。

 

  《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27日 11 版)

 

 

相关文章推荐
备案信息:京ICP备2021029179号-1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的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Copyright 2018 www.cetaa.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xml
   

服务热线

   

扫描微信二维码,添加好友